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這三個千鈞之問振聾發聵,引人深思。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正處于關鍵時期,黨員干部只有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才能真正把先輩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傳承紅色基因 筑牢理想信念
紅色基因誕生于烽火連天的革命年代,發展于熱情似火的建設時期,淬煉于砥礪奮進的改革歲月,凝結著中國共產黨98年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詩,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推進偉大事業時所展現的優秀品格。
建設紅色基因的傳承寶庫。在充滿紅色記憶的中原沃土上,鄂豫皖蘇區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傳奇,紅旗渠見證了“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壯麗詩篇,焦裕祿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擔當,紅色基因的精神圖譜耀眼奪目。建設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因庫,讓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活起來、彪炳史冊的革命事件動起來,深刻呈現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生動詮釋共產黨人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力量,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紅色文化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打通紅色基因的傳承路徑。應把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課,從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理論學習中深入思考,既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在常學常新中錘煉自身,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密切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學懂弄通做實。
發揮紅色基因的傳播優勢;蚴亲匀唤缱罹呱Φ脑,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永葆本色的精神密鑰!叭龑W院三基地”的創辦,通過加強紅色精神研究、創新場景式和體驗式學習,鼓勵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地講述紅色故事,使更多人受到紅色精神的洗禮和感召。
用好紅色資源 推進鄉村振興
紅色資源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具有培育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功能。紅色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不僅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和文化工程,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做好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確保紅色文化深入基層,使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使紅色資源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思想“蓄水池”。依托農民夜校、道德講堂、文化大院、文化廣場等載體,通過將紅色文化融入各類主題活動中,讓干部群眾在紅色精神的熏陶下做文明新風的傳承者和踐行者,以打造鄉村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彰顯紅色資源的精神傳承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紅色資源具有強大的文化內生力和持久的現代傳承力,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支撐。要發揮人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將紅色資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以紅色資源滋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廣袤鄉村厚植紅色文化土壤,通過學習革命先輩不怕艱苦、勤勞奮斗、堅持不懈的精神,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創造美麗家園、追求美好生活的工作熱情。
激活紅色資源的旅游經濟價值。紅色資源內涵豐厚、特色鮮明,賦予了紅色旅游廣闊的歷史厚度和豐富的發展空間。2019年上半年全國紅色旅游達2.68億人次,旅游收入達1643.63億元,紅色旅游已經成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大別山、桐柏山為核心的革命圣地游,以焦裕祿紀念園、紅旗渠等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游,有效促進了紅色文化與區域特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紅促綠,以綠襯紅,依托紅色文化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度融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產業路徑。
發揚紅色傳統 譜寫出彩篇章
紅色傳統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凝聚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完善升華,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也是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力量支撐。要弘揚革命先輩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打贏脫貧攻堅戰。聚焦突出矛盾、解決主要問題,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脫貧攻堅的“加油站”,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平衡的總要求,重點關注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要弘揚革命先輩動真碰硬、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轉型發展任務艱巨,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緊要關頭,越要發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傳統,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內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排除風險隱患,補足民生短板,激活發展動能。要弘揚革命先輩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嚴格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內核,馳而不息地整治“四風”,以實際行動建功新時代,以不懈努力奮進新征程。
(來源:《河南日報》,作者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